【国内焦点】
● 4.7万亿铁公机项目3年内将上马 中西部项目多、资金缺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透露,川藏铁路、包头到银川铁路、西宁到成都铁路等系列大项目,有望在2016-2018年陆续动工。其中仅川藏铁路投资就达到1620亿,银川到包头的铁路投资580亿。不过,目前PPP模式仍待细化,民企投资意愿较低。比如今年前4个月,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占全部铁路投资比例不到3%。
●钢价上周大跌近5% 一个月内进口矿价已跌近3成
据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
由于成交不畅、库存上升、资金面偏紧3个限制因素叠加,国内钢价跌幅又有所扩大。铁矿石市场继续走在下滑通道内,一个月内进口矿价已跌去近三成。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上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89.23点,较前一周大跌4.98%。目前,黑色系期货产品大幅涨跌,钢坯价格先抑后扬,钢材价格则整体大幅下跌。在成交受阻、库存上升、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商家继续杀跌,以求出货。只是临近周末,钢市心态才有所回暖,部分地区成交放量。但考虑到钢市的消费淡季正在来临,商家对后市仍不看好。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大幅下跌,上海、福州、太原市场的价格跌幅居前。而京津冀市场,价格则是小幅下跌,受到钢厂限价的影响,市场价格杀跌有限,另外又受到唐山市环保限产的影响,成交一度有点起色,库存有所下降。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总体跌幅也较大。热轧板卷价格大幅下跌,杭州、武汉、石家庄、成都市场吨价一周均下跌百元以上,长沙、太原市场吨价跌去180元。在市场成交不佳的情况下,商家一直以抛售为主,下一步新资源又会对市场形成新的冲击。中厚板价格也是大幅下跌,上海、广州、石家庄等地吨价一周大跌百元以上,南昌市场吨价跌幅更是达到210元。即使周末时钢材期货市场剧烈反弹,使得现货钢市内的商家拉涨心态较浓,但需求放量有限,再加上新资源又陆续到达,价格难有大的反弹。
●四大煤企拟六月提价
限产力度决定行业走向
5月27日,在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的“4+1”会议上,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家煤炭企业决定,今年6月下水煤价格较5月普涨每吨10元。尽管目前沿海下游需求不佳,但下水煤供应总体平衡,部分高硫煤供应偏紧。对于四家煤企下水煤普涨每吨10元,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夏季用电高峰将到,而货源不算宽松;另一方面,近来进口煤货源偏紧,特别是印尼煤持续紧张,加之国际海运费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进口煤价格上涨。后期下游料将加大国内煤需求,对国内煤价形成支撑。
事实上,相关企业和贸易商已进行了相应调整。部分北方港口贸易商囤货惜售,希望6月涨价之后再装船,这也是近期北方港口煤炭库存上涨的部分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煤企因亏损严重而乐于限产,而一旦亏损情况有所缓解,民营煤矿很可能将加大生产,从而加大供应端压力。
【国外焦点】
●
国内钢产品再遭加拿大调查
今年以来,继美、欧等地频繁对华钢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之后,加拿大也逐渐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商务部昨日发布消息称,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日前对华大口径碳钢管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做出损害初裁,认定进口自中国的相关产品对加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或威胁。
尽管频频遭遇世界其他国家的“围剿”,但中国的钢铁出口却依然保持了上涨趋势。海关数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全国出口钢材3690万吨,同比增长7.6%。中钢协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中旬,中钢协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增长2.23%。对此,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认为,如果按照今年前4个月的出口情况简单推算,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将达到1.1亿吨,这一数字与2015年1.12亿吨的钢材出口数据基本持平。在他看来,我国钢铁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仍然存在,这就使得我国钢材能够继续成为国际市场的首选。
●OPEC本周会议在即,对达成冻产协议“然并无用”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周一(5月30日)表示,虽然OPEC各成员国将于6月2日在维也纳开会讨论油价,但是市场观测者已经意识到,在会议上达成冻结产量协议的希望甚为渺茫。
●出口疲软、地震冲击 日韩工业产出双双走弱
今日,日本和韩国均公布了4月工业产出数据。受出口疲软和船企重组拖累,韩国4月工业产出不及预期。这令经济学家预期韩国央行可能于7月降息刺激经济。日本的4月工业产出数据则意外上涨,显示出熊本地震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没有此前想象的那样严重。